廉政动态
兴庆区:倾力打造“清风兴庆”廉洁文化品牌 让崇廉尚洁的时代新风不断充盈
兴庆区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教育、警示、引领和浸润作用,以“全区一张网”“一点一特色”为思路,以“清风兴庆”廉洁文化品牌建设为抓手,持续构建廉洁文化建设新路径,不断厚植廉洁文化土壤,持续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把牢政治方向,用政治教育唱响“主旋律”。坚持政治引领,注重从思想认识上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一是兴庆区委坚持以上率下,区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银川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区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宣讲廉政党课,与各部门单位“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要求各级党组织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理论学习会等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二是纪委监委认真履行监督指导职责,纪委书记常态化开展新任职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自觉。2022年以来,先后对新提拔任用的200余名科级干部开展任前廉政谈话,约谈“一把手”72人次。三是建立廉洁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7个成员单位突出重点强化指导,针对不同领域、层级、对象特点,分层分类指导行业系统,用好用足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红色资源、身边案例,打造文化阵地、强化廉政教育、厚植廉洁土壤,推动形成全社会崇廉倡廉的良好氛围。
强化日常教育,用纪法教育筑牢“铁规矩”。坚持纪法约束,注重从法纪意识上严肃规矩、坚守底线。一是建强核心宣传平台,以“清风兴庆”微信公众号、网站等为中心,立体打造“清风兴庆”廉洁文化品牌,开辟“‘一把手’谈责”“年轻干部说廉”“前哨观‘驻’”“兴庆‘廉’播”等6个专栏,常态化推送宪法、监察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解读及廉政资讯,2022年以来,推送信息367期1150篇,阅读量21.9万余人次,实现廉洁文化教育“触手可得”。二是强化纪法教育,通过精心编印内容涵盖监察法等65项现行有效的法规制度的《纪检监察机关常用法规汇编》,开设“说规说纪”专栏等方式,将党纪国法纳入“八五”普法重点,实现对兴庆区全体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纪法教育全覆盖。三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建立党委(党组)会前学法制度,将党内法规制度和法律法规学习教育纳入会前学法的必学内容,鼓励各单位采取知识竞赛、交流研讨等方式促进党员干部纪法意识的日常养成。
一体推进“三不腐”,用警示教育强化“严基调”。坚持预警在先,注重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筑牢防线。一是常态化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廉洁从政警示教育月”活动,梳理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开展专题宣讲,40场次60余个单位2000余人接受教育,发放《隐形“四风”和腐败典型案例剖析》、廉洁从政应知应会手册700余本,引导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廉洁齐家。二是聚焦重点群体关键环节,筑牢廉政思想底线。创新建立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125”机制,搭建年轻干部说廉子平台,每月选取重点岗位年轻领导干部结合岗位特点、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谈理解、谈认识,加深年轻党员领导干部领会体悟。三是紧盯薄弱环节增强治本效应。组织3批次党员干部职工参加职务犯罪庭审旁听,受教育干部100余人次。严格落实“三会两书两报告”制度,做深做细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短板,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25份,督促发案单位完善财务管理、项目审批等制度,做到查处一案、教育一批、治理一域。
弘扬廉洁文化,用廉洁教育涵养“好作风”。创新方式方法,注重从文化浸润中汲取精粹、涵养正气。一是着力发挥廉洁文化阵地作用,加强与组织、宣传、教育等部门联动,找准廉洁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让廉洁文化“润物细无声”。兴庆区人民法院打造的月牙湖乡法庭廉政教育展厅,文化街打造的社区廉洁文化广场等,已成为各基层党组织廉政教育的主阵地。二是坚持将廉洁文化与文艺创作相互融合,纪委监委联合宣传部、文联主办“翰墨展清廉·丹清扬正气”廉政书画作用展,展出廉洁诗词、家规家训等书法、绘画作品70副,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品赏观展中加强党性修养。三是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组织开展富有文化底蕴和时代特色的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不断筑牢廉洁奉公文化根基。纪委监委联合文旅局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结合时序变化、季节更替中的清廉元素,通过“节气宣廉”“节点倡廉”,不断增强廉洁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举办“非遗话清廉·清风润兴庆”廉政警示教育月文化展演,创作小品《情与廉》、诗朗诵《廉洁颂》、相声《公仆赞》等文艺作品,通过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与作品,营造传播廉洁正能量、感悟廉洁文化、弘扬廉洁新风的良好氛围。(兴庆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