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动态
西夏区:专项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
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银川市西夏区纪委监委通过强监督、严执纪、促治理,深挖彻查“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有力促进“三资”管理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切实守护好集体“家底子”、群众“钱袋子”,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加强监督力度,推动“三资”管理规范化。召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组建工作专班,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措施,部署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截至目前,累计自查无票银行回单入账、财务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完整、民主程序履行不到位、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90个,下发督办单4份,助推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紧盯财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等环节,探索建立“区纪委+镇街纪(工)委+村监督委员会”联动监督机制,采取走访座谈、列席会议、查阅账目等形式进行全程监督。
强化制度执行,推动“三资”管理程序化。针对“三资”管理职责、财务收支审批权限、工程项目建设、合同管理等,健全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印发《西夏区农村集体“三资”制度汇编》,从制度上设计建立一套规范农村“三资”运作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充分做到“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以完善管理制度为载体、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全面核准核实账目、凭证、实物、现金、存款后选择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及时公开公示,全面提升“三资”管理民主化、透明化、公开化水平。
拓宽工作思路,推动“三资”管理创新化。纪委监委联合农水、财政等职能部门组成工作督查组,下沉到辖区18个行政村进行“过筛式”监督检查,重点纠治“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有力加强对资产处置、资源发包、清产核资等工作的业务指导和职能监管,督促兴盛村、泾河村等行政村整改完成问题29个,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加强村级“三资”事项审计监督,对十里铺村、华西村等6个村进行“三资”专项审计,为“三资”规范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坚持案件查办、警示教育、专项整治一体推进,通过明察暗访、设置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对涉及“三资”管理的问题线索,严查快处,迅速突破,有效保障农村集体“三资”安全。同时,把专项整治与党纪学习教育、以案促改促治有机结合,组织村干部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警示基地、参与“旁听庭审”、学习典型案例等方式,持续强化警示教育效果,形成有力震慑。(西夏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