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动态
海原:沉浸式体验“非遗里的清廉”
走进海原县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一组“公仪休不收鱼”的剪纸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其中第一幅为利用剪纸工艺剪成的“公仪休不收鱼”小故事,其余分别为根据故事内容创作的6幅剪纸插图,作品生动形象的还原了公仪休嗜鱼又拒鱼的故事中所蕴含的廉洁思想,将廉洁文化融入非遗传统工艺,引导为政者要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海原剪纸和刺绣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之乡”,并于2018年成功注册“海原刺绣”国家地理商标,是我县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
海原县纪委监委将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深入挖掘我县文化资源积淀,持续创新思路方法,将非遗“老手艺”与“廉元素”新表达有机融合,依托海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和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联合县文广局举办了非遗廉洁文化宣传展,此次宣传展历时一个月,共开放了2个展厅及3个非遗就业工坊,展出剪纸刺绣作品220余幅,期刊20余册,书籍50余本,警示教育案例10余起,配备音视频设备1套。
“2024年以来,我县持续从民俗文化中汲取廉洁养分,又充分挖掘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瑰宝,把廉洁文化建设与非遗艺术创作相结合,借助非遗技艺载体呈现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润人心’的教化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了廉洁自律的思想认识,滋养方正严谨的个人品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开辟了新的途径。”海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谈到布展初心时说。
漫步展厅,一幅幅细节生动的花鸟鱼虫、山水风光、民俗活动剪纸刺绣等非遗作品映入眼帘,以清明上河图为原型的巨幅刺绣、体现海原县农忙场景的单色剪纸、以西安镇竹叶石碑为创作灵感的写实刺绣、在小小的蛋壳上呈现出大千世界的蛋雕等,不仅可以看出海原县非遗传承人的娴熟技艺,也能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情趣。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幅名为‘清莲海原’的剪纸作品,与我县廉洁文化品牌‘清廉海原’遥相呼应,创作者以莲花为主体,取其‘清廉之意’,周围辅以荷叶、花苞等有廉洁寓意的元素,让整个作品既有观赏性,又有警示性,使非遗文化和廉洁文化擦出了‘清廉之花’,让人耳目一新,很期待县纪委监委更多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路举措。”海原县委党校的一名干部参观完展览后谈道。
此外,海原县深挖红色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及非遗文化中的廉洁元素,还创作了非遗秦腔皮影音乐快板《反腐倡廉出重拳》、花儿联唱《为留清气满乾坤》、小品《高价饭》、情景朗诵《只为天空更晴朗》等15部精品力作,组织开展廉洁文化知识线上竞答,征集百余幅廉洁书画剪纸刺绣作品,开展线上线下廉洁文化作品展,整理海原本地的廉洁代表人物、廉洁文化思想,收集记录海原党史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等文献资料中的廉洁元素,编纂《清风廉史-廉洁故事集锦》,并开设“清廉云课堂”,开展廉洁微故事线上展播,打造廉洁文化云端阵地,推动廉洁教育广泛有效覆盖。
海原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廉洁文化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一定要与本地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一体推进,要体现县域特色,推动廉洁文化真正浸润一方干部。下一步,我们将持之以恒做深做实廉洁文化和县域文化资源融合文章,以务实举措压茬推进,以优秀作品鼓舞激励,久久为功推动廉洁文化启智润心,温润净化海原政治生态。(海原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