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借公务出差名义变相旅游的警示
纪律是“高压线”,不是挂在墙上的“纸老虎”,任谁都莫要心存侥幸、不以为然——可是时至今日,对这个已经被一再证明的浅显道理,偏偏就有人不信。
据本报报道,近日贺兰县纪委在全县通报了习岗街道办绿化所22人借公务出差名义变相旅游典型问题。
作为公职人员,他们硬是把公款外出考察学习,“改道”变成旅游观光,明摆着违规违纪。被严厉查处,也是咎由自取。
只是,报道当中有个小细节,引起笔者格外注意:为达到游玩的目的,干部与出行所有人员“统一口径”,隐瞒改变行程。
其所做作为,实在过于天真、过于耍“小聪明”!而类似这样的“小聪明”,我们在见诸媒体的各类“典型案例”中,其实并不陌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整风肃纪,从中央到自治区,从小切口入手,从每个节点抓起,发布禁令、设置监察、通报曝光……可以说,制度不可谓不严密,惩戒也不可谓不严厉。以往一些人用来“以权谋私”的各种小聪明,都没有了用武之地。对此,不少人从不适应到适应,由不相信到相信,由被动到主动,逐渐校准了思想坐标,调整了自己的行为,绷紧了作风这根弦。
相形之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竟然还有人“搞不清楚状况”,还敢以身试法、顶风违规违纪,笔者真是为这些人的智商“捉急”。
其实,冷静想一想,这哪里是这些人的“智商”不在线,分明就是习惯了“头上无组织脑中无纪律”,时至今日依然还没有把禁令放在心上。
道虽不远人,理却不加身。现实中,就有那么一些党员干部偏偏就有一股子“自信”,他们从不把规矩当回事儿。或者心存侥幸,吃点收点占点,即使被查到没啥了不起;或者自作聪明,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以为手段高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或者无畏无惧、明目张胆,对纪律、规定、禁令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毫不收敛;或者虽有所顾忌,可“心瘾”难戒、劣习难改,管不住手、刹不住车……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本质上都是对党纪党规的蔑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必然逃不过严厉的惩处。
此次贺兰发生的借公务出差名义变相旅游典型问题,再次为我们敲醒了警钟:仍然有人视党纪党规为儿戏,“四风”问题正变换花样在考验执纪执法的严肃性!同时也“生动”地展示了“四风”的顽固性。即便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竟然还有置若罔闻者,不敢想象,倘若但凡有些松懈,卷土重来之势将会多么可怕。
当然,大量的事实已经表明:在党纪党规面前,任何侥幸心理、观望态度,注定是没有出路的。党员干部只有自觉按照党内生活的原则办事,真正把党纪党规当做不能触碰的“红线”“高压线”,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正所谓“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最需久久为功,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丝毫也不能有所松懈。谁敢无视纪律、不讲规矩、不守底线,谁敢“踩雷”“触电”,必将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