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有感

稿件来源:宁夏纪委监察厅网站 发布时间: 2015-09-28 16:15:34
分享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段话出自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原文为“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亦恐难以底绩而有成也。”作为富有经验和智慧的政治家,张居正深知有法必依的重要性和执行当中的困难。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政府财政有所改善,但由于政令难于完全贯彻,使改革措施受阻,不能产生应有效果。在他看来,当时明朝的法令条例已经足够多了,国家之所以内政不修,不是法律制度不健全,而是没有依照所立之法办事。为此,张居正上疏神宗皇帝提出了著名的考成法,主张“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考成”,即考核成绩,做了还是没做,必须查得一清二楚。以此解决官吏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腐败之风。 

  总书记所思所虑的“难于法之必行”,在现实中不乏例证。对执法司法状况,人民群众意见还比较多,社会各界反映还比较大,主要是不作为、乱作为特别是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比较突出。的确,如果有了法律而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就在于保证法律严格实施。 

  怎样做到严格执法我想有三:

  一、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行政机关是执法的重要主体。在我国,大约80%的法律、90%的地方性法规和几乎所有的行政法规的执法工作都是由行政机关来承担的。各级政府能否切实做到严格执法,体现国家法治文明程度,关系法治中国建设成效。当前,行政执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突出,执法不规范、不文明和不作为、不勇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进一步推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对建设法治政府来说,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二、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以提高执法主体素质、完善执法制度体系、加强执法管理监督为重点,深入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行为标准化、执法管理系统化、执法流程信息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出轨、个人寻租的机会。各级司法机关坚守职业良知、执法为民,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司法部门公正司法有助于提高公民对法律的信心,增强民众的法律信仰。 

  三、强化监督落实执法责任制。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的核心,就是规范和约束司法权的行使,以确保其依法正确运行。要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督的范围、方式、程序及保障措施,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要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选任和管理方式,拓展监督案件范围,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重视和规范舆论监督,司法机关应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避免炒作渲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 

  对于法律,只有真正做到了宣传到位、认真执法和监督检查,“有问题找法律解决”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法律才能真正发挥调整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青铜峡市委党校 王学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