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历任四川参政、应天巡抚等职,心忧百姓、忠贞无私
鸬鹚捕鱼
明隆庆二年(1568年),刘应麒以第三甲成绩考中进士,由此开始了他忠贞报国的历程。无论是在礼部任职,还是出任地方,刘应麒都竭力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尽职尽责,忠贞无私。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初夏,时任四川参政的刘应麒所分守的酉阳州彭水县(今重庆市酉阳县),发生了特大洪灾。肆虐的乌江水,夹杂着折断的树枝和石块奔泻而下,冲击着屋舍和篱笆,时刻威胁着百姓的生命安全。刘应麒临危不惧,亲临抗洪救灾第一线,现场指挥民众撤离,并积极筹措粮款,赈济和安顿灾民。连日劳累奔忙,刘应麒病倒了。
彭水县令:“道台大人肤体受损,都怪属下指挥不力。”
刘应麒:“彭大人无须自责。只是那些无处寄身的百姓,还得好生安置。”
彭水县令:“道台大人放心,下官定当妥善安排。”
刘应麒从枕边拿出一包银子:“这是我家中的一点积蓄,先拿去应个急吧。”
彭水县令:“不可,万万不可!这是您养家糊口的俸银,下官岂能收下。”
刘应麒:“这有何不可,我家老小至少还有房住、有饭吃,而那些受灾的百姓,不能让他们挨饿受冻!收下吧,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彭水县令:“道台大人如此慷慨解囊,下官替彭水县灾民在此谢过。”
第二天,病情稍有缓解的刘应麒又出现在救灾第一线。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当地官员、乡绅纷纷捐资捐物,使满目疮痍的彭水灾区出现了新的生机。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刘应麒临危受命,出任应天巡抚,遵旨推行“按田亩面积计征赋税和徭役”的举措。然而苏州一带以戎政尚书凌云翼家族为代表的豪绅势力,不仅大肆兼并农民土地,而且隐瞒田产,逃避赋税。农民失去了土地不说,还得交纳已被掠夺的土地的赋税,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按亩征税,举步维艰。
清廉刚毅的刘应麒,不惧艰难。他想,海青天海瑞也曾担任过应天巡抚一职,我就不能做一回“刘青天”吗?想到这里,他决定会一会这位尚书大人。
刘应麒:“下官深夜造访,实属冒昧,还望尚书大人恕罪。”
凌云翼:“刘大人日理万机,偷闲来府,老夫自当欣慰,坐吧。”
刘应麒:“谢大人。”
凌云翼:“刘大人深夜来府,不单只是为看望老夫吧。”
刘应麒:“下官自知不妥,但朝廷大事,下官不敢怠慢,故急于向大人禀报。”
凌云翼:“有何大事,唯老夫不知?”
刘应麒:“时下倭寇来袭,战事吃紧,而催缴赋税,筹资备战,阻力重重啊。”
凌云翼:“这阻力在哪里?”
刘应麒:“阻力在于土豪劣绅夺人土地却还隐瞒田产;阻力又在于农民失去土地还得多交赋税;阻力还在于他们倚仗尚书府的权势百般阻挠和抗拒‘按亩征税’的新政。”
刘应麒慷慨激昂,振振有词,直戳得尚书大人无言以对。凌云翼知道刘应麒向来是耿直坚毅,刚正不阿,况且这“按亩征税”是朝廷极力推行的新政,也就只好补交赋税了。其他豪绅见尚书大人都屈服了,便纷纷上官府缴纳赋税。
刘应麒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让豪绅们胆战心惊,老百姓则拍手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