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情怀丨用青春织密高铁网
烈日之下,一列铺轨列车穿越连绵群山,伴随着沿线群众热烈的鼓掌欢呼,汉巴南铁路最后一米钢轨完成了铺架。
一名头戴安全帽的男子看着刚刚铺好的钢轨长长舒了一口气。他叫王新泽,是中铁十八局二公司汉巴南铁路项目经理,不到40岁的他,已经参与了多项重大高速铁路工程建设。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中国铁建“十佳青年技术能手”……如果问起王新泽这些年做了什么,这些荣誉就是最好的回答。
2008年,王新泽从兰州交通大学毕业,在当年的新员工座谈会上,他第一个表态发言:“我希望能参与到急难险重的工程建设中,锻炼能力、磨砺意志。”
于是,我国第一条采用时速350公里设计速度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的工地上出现了一道年轻的身影。“早上6点半开始工作,到晚上10点才回来,简直是长在了工地上。”同事们对初出茅庐的王新泽印象深刻。但王新泽却说,那时候他对工地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书本里,工作起来有些吃力。不服输的他在工地上边干边学、虚心请教,在短短的半年内,就能熟练地进行现场技术管控和施工管理,并负责整个内业资料编制和管理。
厚积方能薄发。2012年年末,王新泽受命担任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项目施技部主任,这座被冠以“世界最大跨度客货共线铁路拱桥”殊荣的桥梁,单跨416米,囊括了12项世界顶尖技术工艺。
刚刚到任,王新泽就碰上了难题。南盘江大桥钢管拱分38个吊装节段和1个合龙段,单节长约12米,节段最重近130吨,总重共4240吨。当时的类似桥梁均采取钢管拱节段分次吊装,到标定位置后再拼装焊接,而南盘江山谷间风力瞬时可达10级,高空焊接难度大、危险系数极高。
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王新泽和技术团队完成了上百次的数据计算、受力分析、试验比对,最终提出了整体吊装的大胆设想。项目部立即联系国内知名专家和工程院院士进行论证,结论是“可行!”
按照这个方案,2013年5月22日,随着一声令下,大桥首节钢管拱缓缓离开地面,被吊到180米的高空,再平移208米到达桥墩拱脚标定位置,现场掌声和欢呼声热烈响起。
2013年底,29岁的王新泽担任成贵高铁项目总工程师,建设西溪河大桥。西溪河大桥是我国高铁首座钢管混凝土转体拱桥,创下同类型桥最大跨度和极不对称双向水平转体两项世界第一。
他真能做好如此高精尖桥梁的技术攻关吗?看着年轻的总工程师,大家心里直犯嘀咕。
为了尽快掌握第一手数据材料,王新泽带领团队、手拿镰刀、肩背仪器、自带干粮和水,一头扎进人迹罕至、荆棘密布的大山深处,穿梭在178米深的深沟峡谷之间,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8.6公里管段复测和现场规划工作。
如果踏勘量测、现场指挥是项目建设的“武”,那么方案编纂、周密计算就是工程施工的“文”,王新泽需要文武兼备。在成贵高铁建设的5年间,他带领技术人员研图纸、学规范、查资料,西溪河大桥20个重点工序的专项方案全部由他编写完成。
2016年5月10日,天高云淡,西溪河大桥如期转体。重达14000吨的拱肋转体结构,犹如两条巨龙腾空缓缓转身。
“三号交界墩转体系统牵引数据迅速提升,出现异常。”转体进入关键时刻,现场技术员陈波的突发情况报告让所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作为技术负责人的王新泽果断要求停止转体,并迅速前往3号交界墩“会诊”。
路上,王新泽通过对讲机与各监测点负责人进行了密切沟通,确认全液压自动连续千斤顶、液压泵站送回油运转正常,上盘尾部、牵引索没有异常接触。他低身走到3号拱座上下盘之间,擦去MGE滑板上的黄油,随即发现了“病因”——滑道上MGE滑板异常凸起,阻碍了2号保险支撑腿前进。在王新泽的指导下,工作人员把螺栓进行了二次固定消除了障碍。最终,历时3个半小时,两条巨龙空中握手成拱,实现精确对接合龙。
当和谐号成功飞驰在成贵高铁上时,王新泽转战汉巴南铁路4标项目,先后担任总工程师和项目经理职务。
川东北地区不良地质广布、区域河流密集、环境敏感多变,“行路难,修路更难”是当地的千年之叹。工程上场初期,王新泽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5个小时。白天要去不同的点位查看现场,晚上要加班编写技术方案,同事们问他:“你不累吗?去睡一会儿吧,我们工作保证没问题。”他打趣地说:“我也向你们保证,我不累,和你们待在一起,睡意就没了。”
随着工程的推进,王新泽必须走出他所擅长的桥梁施工的“舒适区”,应对隧道施工难题。全长3342米的玉龙山隧道,是汉巴南铁路仪陇段最长隧道,线路行径于低山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IV、V级围岩占比超过80%,控制围岩变形要求极高。同时,隧道还穿越水塘、房屋、村道,受到上方架梁和铺轨的影响,建设难度极大。
王新泽和技术团队系统研判隧道与既有构筑物的空间位置关系,最大限度对隧道平纵断面进行优化布置,对下穿工法选择、围岩加固措施、支护结构参数、监控量测布置、变形控制标准等进行了全面研究,为隧道顺利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确保隧道内实外美,王新泽带领团队在全线首次应用了智能混凝土灌注预警保护系统及混凝土振捣管理信息系统,避免隧道在衬砌施工中的拱顶脱空现象。“隧道表面平整、密实、光洁,色泽一致,品质优良。”在全线观摩会上,观摩团给予了这条隧道高度评价。
2021年9月21日,玉龙山隧道提前3个月实现了贯通。以点带面,标段内27座桥梁和其余8条隧道捷报频传。2023年6月30日,全标段铺轨顺利完成。(通讯员 陈曦)